【今天是:
|
市级远程教育实践基地申报材料
瑶山乡幸福村地处淳安北部山区,辖11个村民小组,农户316户,人口1136人,党员51名(其中新兴产业党支部10名),2009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5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260元,村集体可支配收入507元。2009年,在上级单位的关心和支持下,该村专门成立南天竺专业合作社,建起南天竺种植园区,并作为远程教育实践基地,取得明显成效。
一、居安思危,探索产业转型。幸福村现有山核桃基地8500余亩,山茱萸基地2500余亩,这是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这几年,该村12800亩山地上,几乎都种上了山核桃和山茱萸树,在针对传统的山核桃、山茱萸产业面临发展瓶颈,采收期间又年年出现大量伤亡事故,部分家庭得不偿失的现状,幸福村党支部居安思危,积极考虑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在组织党员群众收看远程教育,学习外地发展经验的同时,多次组织村民外出杭州萧山,湖州安吉等地考察苗木产业,在经过多年试种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决定把发展苗木业作为培育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事来抓,并切实做到抓早抓好。
二、富而思进,培育新兴产业。瑶山农民得益于祖宗留下来的山核桃、山茱萸,生活水平在全县来说应该还是比较富裕的。这就导致部分村民产生一种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汤瓶财主”思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经常组织村民收看远程教育,开展“富而思进”教育,向全国各地的种养致富能手学习,向外地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学习,在多年尝试小规模发展各类苗木的同时,决定把适应本地气候地理条件的南天竺种植作为主打品种来抓,而且要做就要做大做强,像该村老村长胡三利和党员胡庭喜目前就各有南天竺、红叶石楠等苗木30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大户,年收入都靠近二十万。党员胡炳成、程忠良等同志也都有各类苗木10余亩。何家村的何爱琴2009年租用大田种了10亩南天竺,除去苗木、化肥成本及帮工工资,每亩收入将近2万元,苗木基地成就一个个瑶山人的创业和致富梦想。老村长胡三利还在自己发展南天竺苗木十多亩的基础上,专门牵头组建了南天竺苗木合作社和残疾人苗木基地。在该村的带动下,全乡农户今年发展苗木400余亩,产值达1000多万元,人均增收700元。按目前播下去的苗木种子推算,明年全乡农户发展南天竺苗木可望达到600多亩,苗木业将真正成为瑶山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新产业。
该村党总支还审时度势,及时在村开展“双培”工程,即把困难党员培养成种养大户,把种养大户培养成党员。像青年胡斌成、洪权发发展苗木致富后,有意向党组织靠拢,经支部引导培养都光荣的加入党组织。三年来通过这种形式,共培养发展党员 6 名,建党对象3名,一方面为党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也给村级后备干部提供了很好的来源。
三、学用结合,建好实践基地。这几年,幸福村村民见面基本上都要问 “今年南天竺种了多少亩”这句话,远程教育和南天竺基地的发展开启了幸福村的新时尚,也为做强实践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幸福村的远程教育见证了南天竺产业的发展壮大,该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专家服务的作用,特别是运用好“幸福学院”作用和影响力,邀请市县专家作为基地联系人,邀请他们进行讲解和培训,在专家的指导下,破解了许多技术难题,总结出了许多技术经验,规范了产品的技术标准,使南天竺基地走上了长远化发展的轨道。几年来,合作社规模的不断壮大,合作社的社员的素质也不断进步,通过远教的作用,社员的电脑技术不断增强,他们通过网络学习必要的技术,更主要的是现在他们也在不断利用互联网发布农产品信息,组织品种货源,对外销售农产品,使基地销售走向了电子商务的道路上,加快了品牌化经营的步伐。
幸福村南天竺种植基地的建设,为瑶山乡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供了实践平台。瑶山乡党委充分利用基地,拓宽全乡远程教育学用空间,分别组织全乡其余10个行政村的生产大户,到幸福村南天竺种植基地进行了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到基地指导培训,把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截止到现在为止,全乡发展南天竺产业的农户越来越多,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同时,利用南天竺实践基地的效应,也扎实推进幸福村远程教育学用工作。幸福村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规范,党员群众参加学用的积极性高涨,2008年已成功创建为浙江省远程教育示范站点。
幸福村这种利用远程教育建立学用实践基地,开设“幸福讲坛”,“创办幸福学院”,这一做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党员素质提升难问题,而且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为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动力。远程教育资源实现了综合利用,合理开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中共淳安县瑶山乡委员会
二o一o年十一月三日
企业风采
2011年 瑶山乡将着力实施“优势工业强乡、特色农业活乡、品牌旅游富乡、项目带动惠乡”的发展战略,为“打造优美瑶山,建设淳北果乡”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势工业强乡,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有“保3进4”的目标,在巩固现有3家规模企业的基础上,再新增1家规模企业,努力把淳瑶实业培育成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壮大来料加工产业,实现来料加工费1500万元,使来料加工成为瑶山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特色农业活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品牌打造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使“天坪”石笋干和“瑶记”山核桃两大品牌走出杭州,走出浙江。把天坪石笋、何家村的生态葡萄、幸福村的南天竺打造成为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着力推进5公里绿色长廊、1000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
三、品牌旅游富乡,融入全县大旅游发展格局。在做好云溪项目整体开发的同时,宣传策划好天坪生态沟、千亩田、富岩仙姑洞、琅洞村吴氏宗祠、子皮源漂流等项目的引进,并通过举办山核桃文化节、亲水节等活动,着力打造瑶山旅游精品,大力发展农家休闲游、生态游、背包族游,使“湍口泡温泉,瑶山玩山水,千岛湖游秀水”成为现实。
四、项目带动惠乡,保民生、促增长。借助统筹城乡的大好机遇,精心梳理市县帮扶结对项目,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启动云溪农庄、亲水平台等项目建设,分步实施跨溪建集镇新区发展战略。通过“党员先富”工程、“平安瑶山”创建、“五风”评星晋级和“片组户”民情联系制度等措施,架起连心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共同创造瑶山美好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