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马盈盈
今年是我教书的第十二个年头,因去年的一次工作机遇,我选择了去迪拜援教。我从汾口镇小学来到了万里之外的迪拜中国学校。
迪拜中国学校是我工作的地方,它犹如一颗种子,在迪拜这片土地上破土而出,昂扬生长,实现了中国全日制基础教育海外办学的零突破。这也让海外华人子女享受国家优质基础教育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在迪拜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我喜欢上了这里,这里改变着我的理念。这里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中文、英语、阿拉伯语三种语言,“融合、创新、时尚”的主题也影响着迪拜中国学校。
一次善良的传递
刚到迪拜中国学校,我接手的是24人的一年级。
一年级的学情超乎了我所预判的情况,24名学生中半年内转入迪拜的有8名,其中零起点有4位,其他4位孩子幼儿园接触的识字、数学等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迪拜出生学生有9位,大部分是零起点学生;在迪拜生活一年以上的学生有7位。这些孩子的中文基础、学习情况差异很大,家庭情况各异,因此在双语备课的同时,我们还依据学情,利用有趣的小组活动让每个孩子参与其中、动起来。
每位孩子就像一棵棵小苗,需要呵护。“爱”是传递给孩子最好的养料。
犹记得“一件上衣”引发的故事。班里的孩子童童距离学校很远,每天六点多就要从家里出发,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学校。那天,我正在上语文课,看见她努力地睁着眼睛、拼命想听课,可是却忍不住地打哈欠,最后撑不住睡着了。
我轻轻走到她身边,悄悄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她披上。课间操时,她把外套还给我,告诉我她今天起太早,很瞌睡。我摸摸她的头,告诉她我看到了她的努力,理解她。
我没想到这样一次不经意的小事,给学生传递的力量是很深远的。
又过了几天,我在上书法课时发现班级里的一骜同学不舒服,我问他怎么啦?他说他很冷,我立即转身去调整教室里的空调温度,当我调整好空调,回到一骜同学身边时,同班的杨偈同学已经把自己的外套给他披上了。
爱是一颗种子,只要播撒在孩子的心中,遇到适宜的时空,就会开出温暖的花朵。
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孩子们也学会用爱表达自己的爱。他们的一个拥抱、一幅画、一张小贺卡都会让我感到惊喜。每到周五的时候,希希和月月两位小朋友的父母会晚接一会儿他们。有时候我会陪着她们读绘本,有时候她们一起帮我做值日。记得一次,我给她们讲了西瓜的绘本故事,我去了一下厕所,回来时希希让我闭上眼睛,说要送给我一个礼物,当我睁开眼的时候,卡片上“马老师我爱你!”几个字映入眼帘,我顿时眼眶红润,把她们拥入怀中。
在迪拜中国学校,我学会了包饺子、做包子、做烧麦、梳辫子、缝衣服,与孩子们一起我尝试了很多第一次,每一天的点点滴滴充满感动。
一场修行的磨砺
迪拜中国学校的校训是“立志、努力、为公”。来到迪拜中国学校,我看到了它创业时的艰辛、坚持中的突破。“从一群人的教育走向每个人的教育”——文化墙上的这行字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一切源自2020年3月,尹立平校长怀揣着教育的梦想来到迪拜。疫情中,他在只有一张床、一张办公桌的单身宿舍里每天工作超12小时,为办好这所学校撰写近11万字中英文材料,创造出了“迪拜奇迹”,也让迪拜中国学校如期开学。
我们是第三批援派教师,面对新的环境、岗位、挑战,我们也将继承并发扬这种质朴、无私、奉献、担当的精神。
一到迪拜,我们32位老师顾不上倒时差,就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学习规章制度、制定家访安排表、对孩子们的情况进行摸排、完成教室布置、组建班级家委会……
身兼数职的徐宏燕老师,既是教科室主任又是首席导师,她常常在放学后打扫好卫生,又紧接着安排我们教师的英语培训课程;教师培训课程结束后又要加入托管,还要值班巡查,用她的话说:真恨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才好。
还有工作量惊人的裘海波老师,她负责7个年级的音乐教学,还要指导合唱团、进行拓展课的教学。上课上到嗓子哑了,她微笑面对;脚扭伤了,她坐着轮椅来到教室,没落下一节课。
还有詹喜庆老师,他教授13个班级的美术课,还负责两个拓展班的教学任务。教学上他针对地域差别以及学情差异,对已有教材进行了甄选和统整,实施主题式的项目教学。无论是放学、课间、中餐管理,他都和孩子们相处融洽,孩子们经常叽叽喳喳地围着他,很喜欢他。
还有数学老师方小东,他不仅超量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为学校分忧解难,克服学校作业本不全的困难,自己命题,进行题组教学。
……
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行动展示着杭州教育人的师德风貌与专业精神。在这个校园中,我们用实干追逐教育的梦想,用赤诚的爱奉献教育事业。
一封家书的牵挂
作为一位母亲,我放不下的是自己的一双儿女。选择援教意味着这段时间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每当我在迪拜下班时,在地球那一头的孩子们已经睡觉了,此时思念总是涌上心头。
于是,我和孩子约定,定期给他们写信,用一封封家书寄托牵挂。我第一封信是写给儿子的,我怀着忐忑的心,不知道跨越万里、心灵期待的文字是否能抵达孩子内心的彼岸。
来到迪拜中国学校后,我其实也开始反思自己在育儿上的问题。自己在教育第一线,心中常常很焦虑,对儿子的苛刻,忽略了他在学习中的无助,更没有察觉到孩子渴望家人对他的理解、帮助。
在迪拜我真正接触到一年级的孩子们之后,才慢慢明白儿子的感受——他学习得很吃力,他可能也很想学好,在他最想要获得帮助的时候,我没有给他有力的帮助,只管盯着他写作业,写到半夜,第二天早上五六点接着写;忽略了他本身是零起点的同时,还是个慢孩子,没有等他,一下子把他送到“快赛道”上,没有照顾到他的感受。
国庆节前夕,我收到儿子的回信。他在信中说他以为我去迪拜很快就会回来,他还告诉我,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现在每天都是自己起床、自己去早餐店吃早餐;他说,他很想我,想听妈妈上课……
我一字一句反复读着儿子的回信,感觉孩子成长了,生活上独立了,心中的那份担心终于释怀。人生第一次收到儿子的来信,特别珍贵,也特别有意义,让我看到了他的成长,他对于生活的思考。
我在迪拜这段时间,家庭的重担甩给了丈夫,一封封家书共同见证着儿子、女儿在他的照顾下成长,一切都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了。300多天考验着我对工作的态度,也见证了丈夫的倾力支持。
我在迪拜教书,看见很多,唯有爱、成长、反思才能走得更远。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