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际古道(节选) -ag凯发旗舰厅

ag凯发旗舰厅

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白际古道(节选)
发布时间:2024-04-19 09:45:35

1713490886734.jpg

1713490936793.jpg

1713490983733.jpg


●鲁永筑

“人文淳安”系列丛书之《淳安古道》,讲述了三十四条淳安古道前世今生的故事。这些古道不仅串起了悠远往事、人文史迹,而且更是描绘了淳安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红色故事。今起“淳周刊”栏目将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古道的故事,与作者一起开始这场古道之行,共同领略淳安独特的人文地理魅力。

有一条古道,萦纡在浙皖交界的大山里,古老而神秘,令人心生向往,它就是名不见经传的白际古道。

白际岭,旧称“白磜岭”,又称“白漈岭”,俗称“白接岭”。白际古道,乃“徽开古道”(安徽徽州至浙江开化)其中的一段。属于“休(宁)、遂(安)、开(化)古道”的“休遂”段。北起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南终于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茶山村(原为泰厦村),古道全程约38千米,最高海拔1208米,由于山高路险,被誉为“挂在云端上的天梯”。其核心区域在白际乡境内,由于海拔较高,民风古朴,山水静谧,被誉为“蓝天与白云交际的地方”;又由于通路、通电较迟,尚未过度开发,较好地保存着原始风貌,集峡谷、瀑布、森林、古村、古迹于一体,也被誉为“江南最后的秘境”或“江南墨脱”。

白际古道,自古以来就是浙皖两地民间的通商大道。事实上,白际古道在淳安境内的路程很短,仅泰厦至大溪口约3000米的距离。然而,这条古道乃旧时休、遂两县的交通枢纽。

古关隘与瀑布

从中洲镇泰厦村出发,走白际古道到白际乡,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受。

从泰厦村到浙皖交界的古关隘,是一段地势较陡的上坡路。这古道由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石板铺就。很多石板上至今仍留有古代工匠凿刻加工的痕迹。走在早已被踩得润滑透亮的石板上,不禁令人感慨万千:这一层光亮的包浆,需要多少双千层底的“亲密接触”才能磨成?一代一代的人,在这条古道上洒下了多少汗水和泪水,浸润了这些古老的石板……幽幽古道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兴衰,又掩藏了多少路人的辛酸和悲欢。

古关隘建在山脊平缓处,顺着山势隘口两边还修了一段城墙,从近处看,关隘如城,坚不可摧,堪称雄关似铁。关隘两侧地势险绝,往下是浙皖大峡谷,沟深林密,往上是白际山脉,山势险峻,高不可及。

过了古关隘往前去,就是大溪口,是白际河和营丰河两水交汇处,也是通往安徽白际乡和安徽狮石乡两个乡镇的岔路口,往左通白际,往右到狮石,路边有两幢民房,往来古道的人,一般都会在这里停留片刻,顺便讨点茶喝。

这里有一个淹没在绿树和竹林之中的小山村——石壁山村,一间一间的屋舍嵌在万绿丛中,一如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意境,吴道之墨中的山水杰作。

石壁山村往前走不到数百米,就是著名的油煎豆腐瀑布。瀑布高数丈,宽约十米,由于水量不多,瀑布貌似稀松平常。倘若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其中门道的。为什么叫油煎豆腐瀑布?原来这个瀑布上的流水,从高处洒下来,分散地砸在凹凸不平的岩石上,溅出来的水珠,如同煎锅里的热油在沸腾,发出来的声音吱吱地响,宛如油煎豆腐之情形,故称“油煎豆腐瀑布”。

古道继续向越来越高的海拔延伸,右侧的峡谷也越来越深不可测。古老的溪流宛如一条静卧谷底的苍龙,裸露出洁白光滑的身躯。那些巨大的石头,形态迥异,巧夺天工。都说岁月无痕,在这个“白云连天际”的峡谷仙境,岁月还是有所眷恋地在这里留下了无比清晰的凿痕。

山遮路转,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哗哗的流水声,人未至,声先闻,这就是百丈冲瀑布,激流从瀑顶一层层的悬崖上跌落而下,分布成一块块白色水幕悬挂于空中。白色的水花犹如亿万颗珍珠,一咕噜落向墨色幽深的深潭里,溅起万千朵飞舞的浪花。恢宏壮观,动魄惊心。

凉亭古意与名胜传说

从泰厦村到白际乡,慢慢地走,需要耗上三四个小时。

大山深处的白际乡,是安徽省最偏远的山乡之一,基于地理位置的偏僻落后、与世隔绝,使得很多古树幸存下来。这里的古树不仅数量多,而且树龄高。古树群里有红豆杉、枫香、柳杉、古柏等,树龄高达千年以上的古木不在少数。苍老的古树历经岁月的洗礼,有的仍然身姿健挺,密叶如云;有的却已枯枝颓节,萧瑟凌风,蜕变为一尊尊瘦骨嶙峋的雕塑。

从白际乡政府所在地到榆村乡岭脚村,古道保存较为完整,全程约三十华里,所谓“上山十里,山中十里,下山十里”,沿途有很多凉亭遗址以及景点名胜,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故事。

岭顶亭、二善亭、十里亭、五里亭、二里半亭,每个凉亭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如二善亭,据传始建于元末明初,当年朱元璋带兵由浙入徽,在此处建筑防御工事,与敌对峙数月之久,终以易守难攻而取胜。朱元璋登基后,传旨命名为“二善亭”。意为训诫徽浙两地百姓,友善往来,和睦相处,共建繁荣。二善亭因年久失修,屋架已塌,仅余残垣断壁,但镌有“二善亭”三字的楷书石匾,至今保存完好,古风依然。

这一路上的景点名胜也十分有趣,冷水峰、新娘房、汪宝坟、火把尖、老鹰嘴、燕窝……每个景点都有一段神奇瑰丽的传说。  

冷水峰近处有一“拐李泉”,传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曾云游至此,见路人经此口渴难忍,发善心,将手中的铁拐往山中一杵,顿时就涌出一股清泉。此泉终年不涸,冰镇寒骨,故此处山峰名为“冷水峰”,泉眼呼作“拐李泉”。而汪宝坟则与宋代诗人汪若楫有着密切联系。汪若楫,榆村藏溪村人,晚年回乡隐居,曾多次登白际岭观光揽胜,并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白际岭下即目》,诗云:“白际摩天秀,秋光满蓼汀。山呈金字面,田画井文形。夜出萤相照,理阑鸡可听。杉松柯不改,点染四时青。”此处草长莺飞,视野之内,群岗拱揖,冷水峰近在咫尺,实乃风水宝地。故其长辈仙逝后遂安葬于此,后人将此坟称为“汪宝坟”。

白际古道上的景点与人文,并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写完。诸如观音庙、水帘瀑、白水口、老爷瀑、石笋岩、铁山岭、千金台、万金台等,都有独特的来历和别样的景致。每一个走上这条古道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估摸唯有一样可以相同,那就是当你的脚印与前人的脚印重叠,你会感到岁月正在老去,时间正在流逝。

曾经热闹的古道,已经失去了往昔的风华。茶亭和关隘,潦倒而破败,凄凉的身影在荒草中黯然。然而,这种衰落的无奈,倒也平添了几分西风残阳的意境。

站在那高高的岭尖上,看绵延的群山,山这边是古道的静谧,山那边是文明的喧嚣。因为有山,所以有古道;因为有历史,所以有传奇。现实与梦境,在古道上轮番演绎。古人修建的路,今人仍在走。

别有意蕴的古道副线

由南往北走,榆村乡岭脚村是白际古道的终点。对于整条休遂开古道而言,却是开端。

事实上,自泰厦村通往徽州的古道有三条。上述的白际古道,是一条主线。另有两条副线,殊途同归。这两条副线,也有别有一番风景。

副线一,起点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茶山村泰厦自然村,途经项山村、严池村、白际乡政府驻地白际村、岭顶亭、十里亭、二善亭、冷水峰、五里亭,终点黄山市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全程约四十二千米。

古道自泰厦村出发,向南绕过徐家村,折向西行至岭脚村,然后沿北坡上行,途经望岭山村,这里已经是安徽地界。只因开了通往项山村的盘山公路,古道很少有人走,部分路段已经被树丛掩埋,无法通行。古道沿途大多为梯田,倘若阳春三月,黄黄的油菜花如同一块块金色的地毯,覆盖在陡斜的山坡上,令人心旷神怡。从岭脚村到项山村,虽然路程只有五千米,然而海拔却从一百余米直接提升到了八百米,给人以一步登天的感觉。

项山村位于安徽省休宁县白际乡东南部,与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茶山村遥遥相对,是一个典型的江南高山村落。村内古道纵横交错,保存了很多民国以前的古民居。

离开项山村,古道继续在山中向西延伸,古老的石板路经过一片茂密的毛竹林后,便到达严池村。严池村是休宁县海拔最高的古村落,地处海拔八百五十余米的严池山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严池”音同“延迟”,据说村子原名也确为“延迟村”。因村中交通闭塞,常年与世隔绝,经年累月,时间在这里也失去了意义,村民们以佛系心态认为,早早晚晚都是过,延迟一日也无妨,村名便由此传开。此种心态,倒是大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意境。

沿村中古道继续往西走约五千米就是白际村,从白际乡到榆村乡岭脚,古道就与主线重叠了。

副线二,起点为浙江省淳安县中洲镇茶山村泰厦自然村,途经古关隘、大溪口、外结竹营、里结竹营、大坪村、白际十里亭、岭顶亭、十里亭、二善亭、冷水峰、五里亭,终点为黄山市休宁县榆村乡岭脚村,全程约四十五千米。

自茶山村项家自然村出发北上,经古关隘至大溪口,然后沿营丰河右拐入源,一路是生态沟峡谷景观。前行约一千米,就可到达外结竹营。村庄以河为界,左岸为休宁县白际乡所辖的外结竹营村,右岸为狮石乡政府驻地营川村,属歙县所辖。溯流而上两千五百米,就是里结竹营,该村位于岔路口,自北而来的结竹溪与自东而西的狮石溪在这里汇流。

右源而入数千米可至狮石村,北行威风岭可达休宁青峰村。狮石乡与长陔乡之间现已开通长狮公路,这条道路基本上在海拔一千余米的山脊上行走,被誉为“徽州天路”,站在天路上北望,朝看日出,暮睹日落,云蒸霞蔚,美不胜收。

古道沿左源结竹溪而上,途经一处温泉,名曰“结竹营温泉”。泉眼自熔岩中渗出,年平均水温在三十八度左右。自温泉至大坪村,古道一直在峡谷中穿行,沿途约五千米并没有一处人烟,荒凉得令人胆战心惊。及至大坪村,也是一个四五户人家的小村,因与外界隔绝,被称为“徽州最后一个原始部落”,地处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上,民居大多还是树皮屋顶土墙房,颇有原始之风。

从大坪村到白际岭,古道又重叠到了主线。如果不是当地的村民,或是专业的户外“老驴”,这两条副线是不建议徒步行走的。毕竟山高路远,古道冷僻。

白际古道是一首绚丽的历史长诗。千百年来,每个走过路过的人,都成了这首长诗里的瑰丽文字;每一处古迹,都幻化成这首长诗中动人的诗眼。群山是诗行,流水是诗句,悬崖是诗骨,瀑布是诗韵,古村是诗府,古树是诗林,山花是诗魄,白云是诗魂。一块块青石板,宛如一张张洁白的诗笺,承载着一个又一个人文故事。

古道虽古,棋局翻新,一代一代的人,一定会把这首长诗永远续写下去。如今的白际古道,依然还有人来人往,虽然不比往日的繁华,但依稀可寻往日的余韵,古道上的茶亭里虽不见了卖茶翁,但来来往往的山民还会在此打尖歇脚,与之攀谈,你仍然能够体会到那种久违的“古道热肠”。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邹楚环 汪妙


最新播报

更多>>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