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ag凯发旗舰厅的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杭州日报学点点 近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公开征集《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提到,接下来的几年将着手提升杭州市的公办初中办学质量,到2022年,实现公办初中名校集团(含互助共同体)全覆盖。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中表示,从明年开始,将确定首批50所左右公办初中为“试点学校”,试点开展“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2021年-2024年,逐步总结推广“提质强校行动试点学校”经验,全面推进“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经批准设置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可探索与邻近小学开展幼升小双学区招生改革。同时再次强调各学校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
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美好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升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努力为每个孩子办好“家门口的好初中”,就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以下简称“提质强校行动”)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坚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先、政府服务供给优先”的原则,秉持“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初中学校”的理念,把握义务教育本质属性、扎实履行政府法定职责,按照“综合施策、创造环境、注重内涵、提升质量”的工作思路,通过规范办学、创新制度和项目化实施,优化公办初中发展环境、激发公办初中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公办初中办学质量,营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发展生态。
二、工作目标
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全市公办初中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办学特色明显增强,城乡学校校际间差距不断缩小,社会对家门口学校的认可度、满意度明显提升,实现老百姓上“家门口的好初中”的愿望。
三、行动计划
(一)公办初中办学办学条件提升行动
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初中办学条件。根据杭州常住人口适龄学生数量增长的需要,完善公办初中布局规划,加快公办初中建设;加强经费统筹力度,优先保障教育各项事业发展,重点保障公办初中经费投入,保障校舍改造、设施设备更新;加强公办初中学科教室、专用教室、拓展性课程教学场地建设,满足课程改革、转变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需要。根据省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大力提升公办初中办学标准,改善教学设施设备,确保公办初中达到省现代化学校标准的比例在全省领先。
(二)公办初中新名校集团化办学行动
加大公办初中名校集团化实施力度,积极鼓励各地优质初中学校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和组建学校互助共同体,到2022年,实现公办初中名校集团(含互助共同体)全覆盖。
丰富名校集团化形式,支持鼓励跨学段组建名校集团,鼓励省级重点高中、特色示范高中与薄弱公办初中组建名校集团;支持鼓励公办初中与服务区小学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支持鼓励优质公办初中跨区域组建名校集团,鼓励城区优质初中学校与农村初中实施集团化办学。
进一步完善名校集团化办学激励保障政策。进一步探索完善市域范围内教师编制统筹配置有关政策,推进跨层级划转教师编制改革,积极探索跨区域教师编制划转的改革工作,推动跨层级、跨区域紧密型名校集团建设。名优教师经批准跨校(不含校区)承担教学任务,可按一定比例计入本人教学工作量,并相应减少本校工作量;受援学校可按照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给予补助。支教一年以上的教师和管理干部,享受派出单位同类同级人员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受援学校可根据当地规定另行制定跨校任教名优教师的激励政策并由当地财政保障。名优教师跨校任教经历可视作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支教的经历,并在晋级评聘和评先评优中给予倾斜。
(三)公办初中高水平教师校长队伍建设行动
不断提高公办初中教师收入水平。保障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绩效工资分配,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一线教师倾斜,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调动学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教师住房保障政策,建设教师人才公寓和青年教师公寓,缓解教师住房困难。
加大公办初中高水平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力度。完善初中教师岗位培训课程体系,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大公办初中名师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培养力度,实施公办初中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新锐教师培养工程专项培训;实施教育家型公办初中名校长、名教师培育工程,提升公办初中特级教师、国家和省教学名师培养推选力度。加强初中校长培养培训,开展全市初中校长轮训;支持各地积极推进校长职级制、年薪制试点。大力实施乡镇公办初中骨干教师成长工程,深化名师乡村工作室工作,实现乡镇公办初中名师乡村工作室全覆盖。实施新一轮乡村骨干教师走进国内知名高校培训的专项计划。
积极推进公办初中教师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加强县(市、区)域内公办初中教师编制、岗位的统筹管理,建立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推进公办初中职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公办初中职称学校自主评审试点。
(四)公办初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行动
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课程改革的理念,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初中课程体系,加强拓展性课程建设,探索优化主题式跨学科教学;推进“轻负高质”教改实践,推动传统课堂转型、推进教学方式改革,提升课堂智育水平,真正提高教学效果;推进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鼓励支持推进分层走班等改革探索;支持九年一贯制教学实验,探索健全九年一贯制课程体系。加强学校学科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的支撑作用。科学设计与实施教研、科研、德研活动,建设学科发展高地,组建学科专家团队,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发挥教研、科研的专业力量,组建专家库,加强对公办初中学校特色建设、课程改革、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指导。
(五)公办初中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
推进“教育 互联网”发展,建立覆盖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深化初中“名师公开课”、“网上优课”、“微课学习资源包”等在线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整合现代技术,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探索初中创新人才培养,深化学科教室和创新实验室建设,推进steam课程与创客教育。深化“互联网 义务教育”工作,加快实施“城乡携手、同步课堂”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跨区域教育教学体系,到2022年,“同步课堂”覆盖乡村薄弱初中学校比例达到50%以上。
(六)公办初中特色项目培育行动
培育初中特色项目,引领公办初中发展,建设一批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科技、卫生、艺术教育等方面有特色以及在课程改革、小班化教育等领域成绩突出的“公办初中特色项目”。按照“一校一方案”,完善特色项目培育建设方案,争取在3-5年内在公办初中打造一批高质量的特色项目,推动我市公办初中高水平发展。
(七)公办初中学校治理改革行动
完善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及监控体系。完善初中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探索区域公办初中办学质量标准的监控机制,推进公办初中学校发展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公办初中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从公办初中的办学方向、学校管理、德育与教学、师资配置、学校建设、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等维度引导杭州公办初中办学。
完善招生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大学区”、“双学区”等小升初招生试点;经批准设置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可探索与邻近小学开展幼升小双学区招生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有序推进高中招生录取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挂钩,推进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八)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试点行动
依据“试点先行、梯度推进、均衡发展”的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遴选区域内不同办学特点和办学层次的公办初中为“提质强校行动试点学校”(以下简称“试点学校”),分批推进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2020年,首批全市确定50所左右公办初中为“试点学校”,试点开展“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2021年-2024年,逐步总结推广“提质强校行动试点学校”经验,全面推进“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
支持鼓励试点学校在学校办学机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市教育局每年组织市、区“行动学校”开展交流展示活动,交流区域和学校典型经验和做法。
四、工作要求
1.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是我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区、县(市)是初中“提质强校行动”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研制区域实施“提质强校行动”行动方案,统筹资源,加大投入,保障专项行动的有效落实。市教育局建立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提质强校行动”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将“提质强校行动”列入对各区、县(市)教育工作考核指标,纳入政府教育履职评估范围。
2.加大对“提质强校行动”的宣传。各地各校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提质强校行动”工作进展和“行动学校”亮点进行集中报道,开展校长、教师、家长访谈,增进各方的了解和理解。开展“家门口的好初中”专题介绍和宣传,形成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家长理解、学生满意的良好氛围。
3.各地各校在“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中的经验做法以及意见建议,请及时与我局联系。
征求意见期限为2019年12月18日至2019年12月26日。意见建议,请以书面或电子邮件形式向杭州市教育局提出。
通信地址:杭州市屏风街8号207室(邮政编码:310005)。
电子信箱:hz87061385@163.com 。
来源: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